留給家人的,除了回憶,還有壽險能幫助你多多

給家人最後一份的愛是壽險。多數人都希望能照自己多歸忘的計畫,走完人生的旅途,但又有多少人能如願,相信你在這十年來,多少都有聽過周遭認識的人,因疾病,或是其他因素,買到一張半途下車的票。

壽險,照字面上的解釋來說,就是身故才有理賠的保險。根據統計,國人的壽險保額,約落在一百多萬左右,但每個人的身上平均約有超過三張的保單,這說明了一件事,多數人規劃保險時,好像都忘了把壽險也當作是保險的主角來看待,是國人的問題?還是業務員的問題?

以二牛的觀點,是覺得雙方都有問題。

國人不重視壽險額度,多是以為自己健康那麼好,可以長命百歲,再者,以三十歲來說,百萬壽險費用,一年約要三萬多,若是想要規劃十倍年收入,都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人的習性,若是不太可能達成的時候,只好就買一點點安慰自己弱小的心靈,於是,多數都買個三十萬,當作是自備喪葬費用看待。

對業務員來說,談壽險就是談人往生,一般民眾接受度不高,相對抗力來得高,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建立雙方共識,而談醫療險、儲蓄險等等,多數人都相對容易接受,以同樣單位的報酬率來說,壽險的成本比其它來得高,不太值得投入。佣金方面,終身的比定期來高,所以大多數人都只認識終身壽險,忘了還有定期壽險,以前除了外商人壽外,二牛很少見到業務的產品規劃中,有定期壽險這個選項。

壽險其實好處多多,不一定要人往生後,才有法理賠給家人,有些壽險本身就有附加二至六級殘,若是因疾病或意外,造成身體殘廢時,就能獲得理賠,這一部份,解決了意外險殘廢不能解決的問題—因病而殘,如糖尿病截肢,中風導致身體某部位喪失活動能力。其次,不管是定期或終身的壽險,本身多少還有責任準備金存在,可以在急需時,能跟保險公司貸出來救急,但金額可能不大。

壽險是保險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只是要讓民眾可以接受足額投保的觀念,需要費很大的心力,但事實上想想一個問題,萬一十年後,你真的不幸離世,你的保險能留給家人的是什麼?一筆精神安慰金,宣告你的離開?還是一筆足夠用十年的安家費,讓你的理賠金,替你照顧靠你生活的家人?

定期壽險還有一個不常被人知道的優點,它有契約轉換權,以責任準備金,跟當下保險公司現有的商品做轉換,只需補足新舊兩者責任準備金的金額,以二牛的規劃,多是以預定退休年齡時間為限,先規劃一個長年期的定期壽險,到退休時,把退休金的一部份,轉移到保險,相對直接買終身壽險便宜,在退休前,享有壽險的保障,退休時,把退休金放在壽險上,享有倍數的保障,裡面的責任保證金,也有每年增值的空間,一舉兩得。

壽險也不一定要過世後才理賠,「生命末期提前給付」,假設醫生宣辦你只剩六個月的壽命,依醫生診斷跟保險公司認定,可以提前拿到一部份的理賠金,依據保單條款而有所不同,也許能幫自己完成人生最後一個夢想。

壽險額度如果想要規劃高,保費相對便宜的話,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定期壽險:以年期不同,保費費率也不同,但保費相對便宜。
  2. 團保:有些工會、公司團保除了意外險外,還有定期壽險可以自費選擇,但少數人知道有這福利。
  3. 投資型保險:基金+一年期定期壽險。但要注意一點,投資型保單跟基金有連結,費用透明化,對二牛來說,主要的好處在於裡面附加一年期的壽險,相對便宜,以每家公司設計不同,有些月繳兩千,可以規劃到三百以上的壽險額度。

PS:不同的壽險,有不同的保單內容,以上三種,單純以相對保費便宜為主。

覺得有用請評分鼓勵
[Total: 0 Average: 0]

看完有收穫
請多留言
給小二鼓勵

有料電子報
馬上訂閱
比你的朋友更懂!

by 煉金小二

點燃保險規劃的火焰傳播

作者:煉金小二

風險煉金所站長,超過40年資深保險用戶,白話文說保險。用簡單工具與理性邏輯幫助大眾重建保險常識,不當推銷員,只當風險的翻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