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療費用持續上漲,許多人思考:健保夠用嗎?醫療險怎麼買才對?煉金小二整理這份新手指南,從基礎觀念到投保流程,幫你避開花冤枉錢的陷阱。
醫療險基礎觀念:有健保,還需買保險?
健保是大小都包,但有些新醫療技術,健保更新沒這麼快,中間的缺口,就會出現你不時聽到的「自費項目」,這就是要買保險的原因。
醫療險是什麼?解決健保無法涵蓋的缺口
台灣健保很棒,但實際住院時常遇到「自費項目」:高級病房差額、新式手術材料、標靶藥物等。這些費用動輒幾萬到數十萬,健保無法給付。
醫療險就是補足這個缺口的工具。當你需要更好的醫療品質時,不用擔心荷包大失血。
醫療險理賠方式:定額給付 vs 實支實付醫療險
定額給付:住院一天給固定金額,不管實際花費多少。就像住院日額1000元,住5天就拿5000元。
實支實付醫療險:花多少賠多少,在保額內實報實銷。例如自費醫材5萬元,符合保單條款,保險公司就賠5萬元(但現在醫院灌水跟保險公司理賠”嚴謹”,會有點出入)。
現在多數人選擇實支實付,因為能真正對應實際支出。搭配使用兩種方式,保障更完整。
醫療險與健保的關鍵差異
| 比較項目 | 健康保險(健保) | 醫療險 |
|---|---|---|
| 給付範圍 | 基本醫療項目 | 自費病房、手術雜費 |
| 彈性程度 | 固定給付標準 | 可自由選擇保額 |
| 費用負擔 | 政府補助為主 | 個人繳費 |
| 醫療品質 | 基本保障 | 提升醫療選擇 |
醫療險規劃:掌握險種類型與繳費期選擇
繳費期怎麼選?定期 vs 終身醫療險
定期醫療險: 保障期間固定(如20年),保費便宜但需要續保。適合預算有限的年輕人。
終身醫療險: 保障一輩子,保費較高但不怕老了不能續保。適合有長期規劃需求者。
煉金小二建議:年輕時先買定期,多餘預算,趁早投資累積資產。
醫療險種類:從基本到進階的保障組合
基本醫療險:
- 定額給付:依住院、手術項目,給付固定金額
- 收據行醫療:額度內,根據條款,給付保險金
進階保障:
- 重大疾病險:確診癌症、心肌梗塞等立即給付(癌症險算是古代的重大疾病險之一)
- 重大傷病險:以健保重大傷病卡標準理賠(比較沒爭議,實用性高)
- 特定傷病險:針對特定疾病提供高額保障(名稱一樣,可能內容大不同,小二就是在說南山)
建議從基本開始,再依個人需求逐步加強。
醫療險保費規劃:5大聰明購買原則
原則1:趁年輕買,保費差很大
25歲與45歲買同張保單,年繳保費可能差一倍以上。而且年紀越大,健康審查越嚴格,可能被拒保或加費。
原則2:實支實付醫療險優先,補實際支出
根據健保署資料,自費醫療比例逐年上升。實支實付能有效補上這塊缺口,是現代醫療險規劃的核心。
原則3:選擇「保證續保」條款
沒有保證續保的保單,一旦理賠過可能被拒絕續保。選擇保證續保型商品,確保保障持續不中斷。
沒保證續保,可能是未來趨勢之一,再來現在能買到的,多半有「續期可調漲費率」的選項。
小二建議,能有保證續保的優先考慮!
原則4:多張保單搭配更靈活(現新保單都限正本)
透過2-3張實支實付搭配,可以:
- 提高總理賠上限
- 分散風險
- 靈活運用不同保單優勢
原則5:醫療險保費控制在年收入8-10%
保費太高會造成生活負擔,建議總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8-10%。依人生階段調整,讓保障與生活平衡。
這前提假設,一年比一年嚴苛,大概以年收四十萬的族群比較適合。
實支實付醫療險比較與投保實戰指南
實支實付,因核保規定、高齡保費、保障範圍,會有許多變化,前三名的選擇,不時變動,小二的保險筆記,保險推薦只能掌握大原則,實際保單組合,更新速度這麼快。
醫療險比較重點:4大關鍵指標
給付範圍:
- 是否包含門診手術?額度能有多高?
- 額度能買多高?
- 手術雜費理賠範圍多廣?
續保條件:
- 有保證續保嗎?
- 對保護有利嗎?
- 保費調整機制,過去公司調整歷史?
等待期長短: 多數為30天。
投保年齡限制: 部分商品限制60歲以下投保,要注意時效。
購買通路選擇:4種管道優缺點
| 購買通路 | 優點 | 缺點 |
|---|---|---|
| 保險業務員 | 出大包,公司包 | 可能偏特定公司商品 |
| 保經/保代 | 多公司比較、選擇多 | 需自行判斷商品品質 |
| 網路投保 | 快速便利、保費便宜 | 商品選擇少 |
| 銀行通路 | 可整合理財規劃 | 理財賺到理專荷包飽飽 |
醫療險投保常見問題解答
Q1:醫療險可以中途加保嗎?
可以,但需重新核保與健康評估。建議趁身體健康時及早規劃。一般就主約,多可以附加,請以公司0800為主。
Q2:實支實付可以重複理賠嗎?
可以!新式是看,自費總和跟理賠差額,不同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可以分別接力理賠,但要注意各家條款限制。
Q3:醫療險保費會一直調漲嗎?
定期型可能調整,終身型相對穩定(可惜不符合現實)。投保時要確認是否有「不保證費率」條款。
Q4:理賠紀錄會影響未來新投保嗎?
會有影響。理賠次數多或金額大,可能在投保其他商品時被加費或拒保。光是健告事項過不了,你就被判閉鎖期,2~5年。
Q5:門診手術也能理賠嗎?
視保單條款而定。部分實支實付涵蓋門診手術,但要確認手術項目是否在理賠範圍內。 新的,多限定在健保227、334,再來額度多半不足。
醫療險規劃行動指南
立即行動3步驟
步驟1:評估需求
- 計算年收入8~10%作為保費預算
- 檢視家族病史與工作風險
- 確認現有保障缺口
步驟2:比較商品
- 比較3家以上保險公司商品(A957煉金保險)
- 重點關注給付範圍與續保條件
- 試算高齡(55~65歲)的保費差異
步驟3:及早投保
- 趁身體健康時完成投保
- 選擇有保證續保的商品
- 定期檢視保單內容
煉金小二的貼心提醒
醫療險不是買越多越好,而是「買對型、剛剛好」。重點是:
- 優先建立實支實付基礎保障(雜費20~30萬)
- 依責任期階段調整保額
- 保費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 自己認清哪些最重要
記住,醫療險是為了讓你在需要時能選擇更好的醫療品質,不是投資工具。理性規劃,才能真正發揮保險的保障功能。
看完有收穫
請多留言
給小二鼓勵
有料電子報
馬上訂閱
比你的朋友更懂!
by 煉金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