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el是一個二牛在讀書會認識的朋友,未滿三十的有夢想女青年,每兩三個月,有空的話都會約一次碰面,互相聊聊那段時間看了哪些有趣的書,試著用三分鐘說完那本書,兩個人就這樣交流了兩三年。
有天,在同樣的讀書交流會,Airel提出了一個自己對保險的思考難題。
Ariel在說完自己有趣的書本後,道:「最近不是殘扶險很紅,到處都能看到業務員熱推,它到底跟之前的長看險有什麼不一樣?」
二牛喝了一口飲料,思考著三秒,徐徐開口說:『能先了解你為何對這個有興趣的原因嗎?』
「最近我這年齡層的朋友,都知道保險很重要,滿多人都有規劃這樣的險種,但一年保費要三萬多,我搞不懂,這樣加加,一年有很多錢都在保險身上,再來說自己都沒存到什麼錢?」
『通常,像殘扶、長看這樣的規劃,我都建議快要退休的朋友再來考慮,身邊準備了一筆退休金,盡可能把退休金保全,拿出一部分在長期照護的準備上,萬一有需要時,退休金才能獲得保全,另外它也有等同現金的一部份,足額的規劃可以提前規避很多風險』
「那我朋友他們這時候規劃,又有什麼意思?」
『這我也不清楚,但人們對風險的認知大於自己現實所遇到的。也許是買一個心安吧,照他們的金額來看,有什麼萬一,只是小小地補貼,還不能解決受損之後的生活。』
「那二牛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先考慮可能的原因,再來思考怎麼轉嫁風險。造成殘廢無法自理生活的原因,多是因疾病或意外,造成身體機能的功能部份受損,無法工作,每個月還需要一筆錢生活費用,最可怕的情形—「走不了」,時不時常見都是如此。』
「好像都是如此,我的親戚當中就有人這樣,如果像我這年齡層發生的話,那該怎辦?」
『如果是意外,那有意外險可以彌補,但是預計理賠要以一半,每年用單利5%產生現金流來計算,如果以一個月五萬的花費來算,你算算起碼要多少?』
「一個月五萬,本金起碼也要有一千萬,意外險不就要買兩千萬,那不是很多錢嗎?我記得我舊的保單百萬約要一千多元。」
『你說的是壽險公司的附約,有比較划算的做法,你可以在公司的團保下加到一千萬,在另外搭配產險公司的組合,這樣規劃比較超值。另外,因疾病的話,可以找壽險裡面有附加「殘廢給付」的定期壽險,搭配定期重大的疾病,轉嫁掉大部分的風險。』
「定期的不是要一直繳費,如果我到五六十歲,不就要繳一筆天文數字。」
『如果能讓你確定活到七十歲,每年的保護費要五六萬,你願不願意繳?』
「願意!」
『這種組合比之前長期看護不足額的比起來,保費有一段差距,那差額就是讓你自己去累積退休金,錢留在自己身邊,將來不用住院去把錢領出來不好嗎?』「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今天又多學了一堂生活實用知識。」
二牛常會遇到這樣不知為何而買的疑問,他常說:「保險是解決重大的問題,當人們遇到三十萬的難關,用借的都有辦法借來。但今天若是遇到百萬以上,甚至千萬的難關,這時候才是真正需要靠保險來解決的問題。」
但為何我們常重視小問題,而忽略大問題,去買了一些佔去收入很大部分的保單,這多是業務為了好賣,組合一些話術,單一商品的推銷給你。在他的心中,最好的商品,就是適合個人預算能力內能做的規劃,跟公司無關,單純地看條款跟費率,畢竟人們買的是一個合約,約定每年付多少保護費給公司,轉嫁掉什麼範圍內的風險。
小事故時常發生,因此眼前的利益我們馬上能享受的到,重大的事故,可以十年業務都沒處理過一件,人們也普遍以為買了保險就是買了一個護身符,總是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地倒霉,故事常會發生在別人的身上,人在江湖混,總不能都掛免事牌。
人的生活是每一個不同的拼圖組成的,但不同的業務,大多是以自己單一的角度為出發點,希望在此的讀者能多有整體概念後,再去找出如何讓自己每一分辛苦賺來的錢,為遇到將來更好的自己鋪路。
看完有收穫
請多留言
給小二鼓勵
有料電子報
馬上訂閱
比你的朋友更懂!
by 煉金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