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保單推薦,實支實付醫療險挑選,理賠項目大比較,一次挑好前3高CP值成人、新生兒,白話閱讀雜費跟手術,優缺點分析,投資十分鐘,規劃可用十年
PS:A957煉金保險筆記分享觀點,無法即時表示正確
參考資料來源:
保發中心,保險公司官網
最新更新的保險筆記,不定期寄電子報更新
免費加入 會員,輕鬆掌握 保險好商品資訊
馬上加入
2025實支實付醫療險,推薦排行
只收正本,加上3正本+1自負額的限制,有年度理賠上限,多有不保證續保、健保227的範圍限制。
小二覺得,台新的也能在榜上,除了他主約比其他家高,重大醫療險不夠看,只給直屬通路(不好買)外,剩下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2025起,實支實付,也開始出現「不保證續保」,這年頭,世道亂了。
2025熱門推薦實支實付醫療險(不定期更新)
- 新光U5(好買,沒總額管制)
- 台新HXB(額度高,沒總額管制,難買)
- 富邦HSV(有總額管制,商品限齊全)
推薦理由在後面,優缺點純屬個人看法
台新主約相對高,業務員不好配合
PS:本樓不定期更新,會統一更新會員的保險筆記中
***歷史分割線***
實支實付醫療險是什麼?
也叫收據型醫療險,比醫療日額手術理賠更好的,憑醫療收據,根據投保計畫跟保險公司的不同理賠項目分類,在保障額度內,超過健保的自負額(自費),理賠給你,符合損害填補原則,跟對價關係,可說是保險中的保險。
實支實醫療險,在新建保制度下, DRGs支付制度,住院天數有一定的限制,大多是在兩週內,超過健保的自負額卻可能高達十多萬,因為項目包含指定用藥、手術自負額、特殊醫材如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等自費耗材。
而過去傳統日額住院醫療險,理賠,根據住院天數跟手術倍數表去計算,再高倍數的手術理賠給付表一百倍(舉例舊保單太多無法去驗證),住院日額一天一千,也才理賠十萬,這已經算是很嚴重的住院等級,如開心開腦之類大手術。
但現在可以一個新式手術,達文西手術等等,住院不到五天,醫院收據就開出十萬,這就是健保的現實面。
保險轉嫁的是大問題,民眾喜歡買保險,卻多是以穩定獲利划算為出發點,造成保費佔收入比過高,平均保額偏低,定期消耗型的保障型商品,常被以為是沒用到就浪費了。
在保險商品行銷過程中,不容易推銷,對保險業務來說,限於保險商品的複雜條款挑選,業績幫助不大下,後續理賠服務繁雜,上下交相賊的猜忌下,你沒有規劃好點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也不要去怪罪你的保險業務好朋友。
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實支實付型)
保險公司的主管機關 金管會,針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示範條款,再由各大保險公司下去真的不同保單條款作調整,但大方向不得跟示範條款有衝突,可說是醫療險的最高示範根據。
日間住院

多半是精神疾病日間住院的爭議,示範條款中,就已經分為兩派,直接分清,但是舊保單的條款中,多半只有寫明住院,舊愛還是最美。
病房費用

升等單人或雙人病房的自費差額,多是用這項目理賠。
住院醫療費用

約定在住院期間內,超過全民範圍的自負額,跟手術相關的排除在外。
有些保險公司,這部分條款並沒只限定在住院期間,保障範圍就比較大。
2025起,有些會把住院雜費跟住院手術,放在同一個額度,這樣不管住院手術在健保哪一類,都可以用住院雜費去理賠。
手術費用

原來只限住院時發生的手術,但有些保險公司把門診手術也列入在內,以現在醫療科技的進步,門診手術可能是未來的主流醫療趨勢,如果你懂得選擇,盡可能選擇有包含門診手術的條款,就算只限健保2-2-7項目,實用醫療保障都提高不少。
住院手術,如果是有跟住院雜費分開,如果特別留意,條款可能會寫,經手術條款有理賠部分,不再由住院雜費理賠,小二暫時先留底,改天看到有哪家特別,再來補充。
手術名稱及費用表,這部分有兩種寫法,概括性 跟 列舉式,
- 概括式:在手術表中,照表理賠,其他不在的,雙方協議比照程度相當
- 列舉式:只賠手術表中超過健保給付的自負額,其他沒賠
手術表中的程度相當,金管會的官方說法:
對照全民健保2-2-7的項目跟點數,若是未在2-2-7裡面的新型手術或替代性手術,則以個案協議
換句話說,由兩個方案可以選擇,最高指導原則已接近自負額的為主。
金管會108.04.09金管保壽字第10804904941號函修正-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實支實付型)
實支實付醫療險,推薦關心的是這些理賠項目

實支實付醫療險,每家保險公司的名稱都是一樣,理賠內容對於手術的定義,住院醫療雜費的範圍,就有很大的不同,或是玩弄一下行銷手法,把條款寫得很寬鬆,但額度的部分卻不高,可能只在十萬之內,一樣是有買,但理賠起來,就知道保險是在製造問題,還是解決問題?
住院雜費跟住院手術共用額度:
國泰:國泰CV
最不重要的部分是 病房費用,多數人只看懂自己能懂的部分,單純比較日額一天收據能理賠2000~5000元,卻沒去注意醫療雜費額度多少?手術定義跟額度?
實支實付醫療險,怎麼買?挑選適合保險商品?
首先也最重要的,是要繳的起,實支實付多是定期險附約,需要搭配一個主約,實支實付醫療附約多是自然保費,大約分五年一個費率,多數人在意的是50歲過後,保費那麼貴該怎辦?
但另一方面,卻很少有人去思考,50歲過後,你的醫療保單CP值如何?到了退休年齡,是否能有足夠的退休金,包含預期醫療費用在內,可以不必為錢工作!
在30-60歲時,多半是承受不起重大醫療費支出,所以才有買定期醫療險的區求,把你買終身險的差額拿去買0050投資法,等到有一天,你覺得不想再繳定期險時,你可以有所選擇,而不是買了終生險,只能靠住院去領錢。
其次,實支實付條款的醫療雜費要選擇概括式,保障範圍比較大,大多保單條款會是這麼寫
超過全民健康保險給付之住院醫療費用
概括式條款:除了手術表外,超過部分的自負額也有理賠
列舉式條款:理賠項目除了手術表有理賠,其他都沒

醫療雜費的部分除了概括式條款,另外的重點在額度,一樣的保費,在A公司只有10萬雜費額度(非大樹人壽),在B公司,能有接近20萬雜費額度,多數人都因為品牌迷思,規劃了一個用時方恨少的醫療險。
最後,是有關手術的認定,有住院手術跟門診手術,只理賠健保2-2-7,還是有包含其他?
這點依照個人保險觀念下去調整,手術理賠符合健保2-2-7的實支實付,多半額度比較高,賠大不賠小,什麼都有賠的,範圍比較大,多半相對額度比較低,沒有誰比較好跟壞,看你怎麼去搭配。
通常推薦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組合,都是雙實支實付或最高限制的複合實支實付(依當時政府金管會規定),針對不同理賠範圍,不同項目的額度,去做加強,像是拼圖一樣,拼完整的醫療保障。
圖—時神 兩個一起做
列舉式條款: 富邦、南山
實支實付醫療險,消費者最常詢問、保險規劃疑問指南
時常接到一些私訊,大多是找保險資訊到煩,或是被保險業務”獨特”的想法給燒腦,在這裡整理一下,80%保戶最想知道的,其實都很雷同。
有保證續保,年度理賠無上限的選擇
- 新壽新呵護U5
- 台新HXB備感依靠
你看到的比較多人在推富邦HSV佳實在,主要是好搭配其他險種,一張保單,可以做到大部分規劃。
再來,台新主要是直屬業務員,沒給其他通路,以不好買。
剩下可以預測的,只有新壽U5,煉金小二幫你挑好,也不用私訊,還是是留言+1。
實支實付醫療險,有年度總額上限的保險公司商品
有年度醫療理賠上限,並不是全部不好,如果單次給付夠高(超過20萬),也是不錯,小二認為未來可能多會走向總額上限。
2025,能驗證的,只省下三家無年度總額管制。
以小二觀察過的實際情形,常態是年度一次,少數會超過三次,如果是重大傷病類的疾病,可能就兩三個月就需要一次,但這在2022年起,實支實付趨勢就盡量把這排外。
重大傷病類的,還是回歸到一次重大醫療金,比較實在,後來加買的,原本保戶就比較吃虧。
實支實付、收據型醫療,停售跟你有何關係?
當下熱門前五名,暫時遇缺不補,網路保險平台,如PTT、買保險等,都會討論,跟過去是無法比,但當下跟其他保險公司比較,還是比較推薦的。
至於,南山、國泰、三商等其他沒在五名內的,停售議題,客倌,請自重,不要拿自己的荷包開玩笑!
保險商品名稱一樣,但有改版、修訂,又是什麼
一樣的名稱,可能保險公司連續賣多年,但中間,可能會修改保單條款、保險費率等等,就算是單一公司的保險業務,也並不一定,知道修訂過後的版本,哪些地方有變動。
再好的保單健診軟體,也無法幫人整理每個版本不同的修訂處,所以最佳的方法,是你收到保單的當下,馬上拿去掃電子檔備份,之後也不怕補發新保單,保險公司偷天換日。
實支實付,考慮三大重點,條款、額度、住院增額
- 概括性條款
- 雜費額度合計20萬/月
雜費優先考量順序,住院、住院手術、門診手術
PS:手術沒健保227限制比較好,2024多家主流都有健保227限制,跟主流走,是小二的想法 - 加護病房加倍給付,或長期住院增額
手術表,哪種比較好?
手術表有分,百分比理賠,跟額度內理賠。
百分比理賠,是假設你買的手術額度10萬,又在手術定義內,乘上一個百分比。
額度內理賠,是假設你買的手術額度10萬,符合手術定義,額度內全賠。
照保單CP值的點來看,當然是沒百分比的手術表比較好,但他只佔實支實付三大重點的邊邊角角,百分比的手術表來說,有可能稍有不足,但誰能預測,自己未來會發生什麼疾病?
站在風險規劃的角度上,規劃可以支付80%的常態醫療費用,就可以不考慮這點。
如果預算只購買一家,煉金小二推薦哪家?
新壽新呵護U5,保經通路可以買,沒年度給付上限。
如果想要只買一家的主約,滿足大部分的需求,那就是富邦,雖然他實支的缺點是有理賠上限,但要處理預算問題,煉金小二認為可以考慮。
以保險普及度來說,大約三人中,就有一人有買,但根據實際市場調查的經驗來說,問他們預測,如果一次醫療花費多少,大多是在15萬內,很少有聽過超過20萬以上,如果是朋友親戚,曾經生過大病。
為何沒推薦台新,你自己上門去投保一次,你就知道多難買,別聽網路上的噴子說,好買好叫好服務。
先求保障範圍大(廣度),再補強醫療額度(最高額度)
~A957 煉金小二
更多實用,煉金小二獨家整理保險筆記在下一頁
看完有收穫
請多留言
給小二鼓勵
有料電子報
馬上訂閱
比你的朋友更懂!
by 煉金小二
感謝提供訊息分析
收獲很大 有較了解規劃方向
謝謝煉金小二的整理分享
小二有再整理最新年度的資訊
從這個之後的留言
如果還沒更新在文章內
會再寄信給你
記著有空去收信
喜歡自己做功課研究 看完小二分析以後就非常容易選擇了 感恩
現在也很好選
123名都有順序
感謝分享資訊, 相當清楚
感謝提供訊息分析
收獲很大 有較了解規劃方向
目前想買醫療實支,謝謝煉金小二的分享
把握時間。
現在保險公司都玩。宣布停售到執行。不到一小時
全球。重大醫療 實支。 做好做滿
有多餘預算
再去台新。HX。推薦的菜單。已經放在電子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