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保單規劃完後,內容比較齊全要有,實支實付,重大醫療險,失能險,優先前後順率,可能單一險種推薦的公司不同,主附約限制下,這時只能看個人選擇
不負責任說明,以下內文都是煉金小二個人觀點,無法求證正確資料,資料內容,僅供參考
重大醫療險,以下簡稱,代表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
為什麼需要規劃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大概介紹
從重大醫療支出來說,比日額型防癌險好用,保費又便宜的是重大疾病險,但保費預算足夠,會建議買重大傷病險,項目多,大概比照健保傷病卡。
被保險公司玩出鳥的,是特定傷病險,項目從2019 年起,新保單,金管會規定基本要有22項以上,大概天花板,就是重大傷病險,比22項基本要求的,每多一樣,在精算保險上,就能多往上增加。
不管買哪個,定期或終身,建議保額,都要有150 萬起跳。
範圍,保費從大到小
重大傷病險>特定傷病>重大疾病

不當分類保險公司官網
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適用範圍演變歷史
最早一開始,是防癌險賣完之後,每家公司都有一個核保規則,各種日額都有累積上限,為了能多賣一點,避開住院日額、單一保險公司的上限,就多了一個重大疾病險。
保險業務手上的客戶多是固定認識的,只要找到之前沒買過的商品,加上早期2010前保險資訊大多不流通,管你重大疾病有幾項,大多數保戶都願意買單。
接著可能是特定傷病險,主打比重大疾病還要多項保障,有買的可以加強,沒買的可以更多保障。
以上兩個,大多是看醫生診斷證明,後來又出現有健保重大傷病卡,兩種名稱又很類似,保險業務跟保戶,不容易搞清楚。
PS:煉金小二自己有時也搞不清
為了怕保戶誤會,有拿重大傷病卡的依據,沒在重大疾病、特定傷病的範圍內,小機率的可能,保險公司佛心來的,直接出了多數根據健保重大傷病卡的重大傷病險。
保險演變,更多更貴更容易,就有重大傷病險,前兩個有買的,當然是再回頭去做行銷。
重大醫療險,成功解決了保險公司、保險業務、保戶的三角戀關係。
金管會後來避免掛羊頭賣狗肉,規定了重大醫療險,不同的最低標準,早期出就根據早期的精算跟保單條款
- 2014 重大傷病險,重大傷病卡22/30 大類(簽約時/最新)
- 2016 重大疾病險,基本 7項
- 2019 特定傷病險,基本22項
- 2021.07 重大傷病險放寬理賠,診斷證明、健保重大傷病卡都可
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是什麼?理賠項目比較
重大醫療險分類 | 理賠項目 | 理賠文件 |
重大疾病 | 7 | 診斷證明 |
特定傷病 | 22 | 診斷證明 |
重大傷病 | 22大類 (300多項) | 診斷證明,或重大傷病卡 |
重大傷病險不包含
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兩項
PS:之後再補全資料
比較容易搞混的,應該是在特定傷病險,又叫嚴重特定傷病險,基本22項起跳,上面天花板,只能跟重大傷病險看齊,於是,職業韭菜收割機就出來,保險公司包裝一下話術,比重大傷病險費率便宜,就能享有一百多項。
公司教育訓練都沒錯,那只能是保險業務、保戶個人行為
還有些保險公司的教育訓練,號稱業界最強菁英班,把特定傷病險拿去加料精選,類比重大傷病險在行銷,誰說南山只有保險,還有咖啡聞名。
PS:不可靠消息來源
如果錢不是問題,煉金小二當然是選重大傷病險,買好買齊,偏偏最大問題是沒有錢,優先滿足200萬保額的話,可能就是重大疾病險。
多數人認為的重大醫療,多數都是以癌症為第一印象
重大醫療險,在壽險公司,多數都是附約比較划算,受限制於新保單一定要有主約,當然是要看排列組合,先以實支實付醫療險當主力,再去選擇重大醫療險。
重大醫療險推薦,定期重大傷病險保額 200萬
一次保險規劃,買好買滿,優先考慮重大傷病險200萬,也剛好是多家保險公司的上限額度,理賠多比照健保重大傷病卡。
a957煉金小二abel,從保障角度出發,當然是希望買比較範圍廣的,但實際可能的話,如小二是一般上班族,多半會有一個保費預算上限,還要考慮未來十年,可能的保費漲幅,這些都要事先做保險功課。
重大傷病險範圍,22 大類(項)
- 需積極且長期治療的癌症
- 嚴重溶血性及再生不良性貧血
- 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必須接受定期透析治療者
- 需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
- 慢性精神病
- 燒燙傷面積達全身百分之二十以上;或顏面燒燙傷合併五官功能障礙者
- 接受腎臟、心臟、肺臟、肝臟、骨髓、胰臟及小腸移植後之追蹤治療
- 小兒麻痺、腦性麻痺所引起之神經、肌肉、骨骼、肺臟等之併發症者(其身心障礙等級在中度以上者)。
- 重大創傷且其嚴重程度到達創傷嚴重程度分數十六分以上者
- 因呼吸衰竭需長期使用呼吸器符合表列狀態之一者
- 因腸道大量切除或失去功能,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之嚴重營養不良者
- 因潛水、或減壓不當引起之嚴重型減壓病或空氣栓塞症,伴有呼吸、循環或神經系統之併發症且需長期治療者
- 重症肌無力症
- 脊髓損傷或病變所引起之神經、肌肉、皮膚、骨骼、心肺、泌尿及腸胃等之併發症者(其身心障礙等級在中度以上者)
- 急性腦血管疾病(限急性發作後一個月內)
- 多發性硬化症
- 漢生病
- 肝硬化症
- 砷及其化合物之毒性作用(烏腳病)
- 運動神經元疾病其身心障礙等級在中度以上或須使用呼吸器者
- 庫賈氏病
- 經本部(衛福部)公告之罕見疾病,但已列屬前二十九類者除外(目前公告罕見疾病共15類215項)
PS:以上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版本
俗稱的22 大類(項),健保重大傷病卡是30大類,重大傷病險是22/30的大範圍。

需要跟特定傷病險分清楚,特定傷病基本是22項,煉金小二是把他想成,項=湖,大項=海,大小範圍比較好記憶。
重大傷病險除外不賠8大類:
- 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
- 先天性新陳代謝異常疾病。
- 心、肺、胃腸、腎臟、神經、骨骼系統等之先天性畸形及染色體異常。
- 先天性免疫不全症。
- 職業病。
- 先天性肌肉萎縮症。
- 外皮之先天畸形。
- 早產兒所引起之神經、肌肉、骨骼、心臟、肺臟等之併發症。
上面兩個加起來,22(重大傷病險)+8(重大傷病險卡內的除外)=30(健保重大傷病卡),項目可能多達400多項。
PS:項目可能每年都有所不同
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理賠方式
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
醫生診斷證明
重大傷病險
2021.07.01,更改理賠申請
- 不再以取得全民健保核發之重大傷病證明作為理賠申請的主要依據。
- 未來若有取得「區域醫院」層級以上,且符合投保或續保當時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範圍之診斷書及病歷摘要等證明文件,也能作為理賠申請依據。
精彩的,還在後面